我國LED照明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先從下游封裝做起,逐步進入上游外延片生產。2000年開始加大了對高亮度四元芯片和GaN芯片的投資。中國先后啟動了綠色照明工程、半導體照明工程,在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專項、863計劃新材料領域中先后支持半導體照明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具備了較好的研發基礎,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在下游集成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政策加持,LED照明產業持續發展
隨著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照明能耗逐漸攀升,帶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尋找高效節能的新型照明方式替代傳統照明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國家及地方政府不斷推出重點扶持LED照明行業的政策。
2003年6月,成立了國家LED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正式啟動了'國家LED照明工程',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LED照明新興產業。自2009年起,國家對LED上游芯片行業進行大幅補貼,逐漸導致上游產能過剩,引發LED芯片、封裝、應用全產業鏈的價格戰,加速了下游LED照明產品的價格下降,LED照明普及加速。2017年,《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一家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的LED照明企業,培育1-2個國際知名品牌,10個左右國內知名品牌。

在經歷了2015年的發展低谷與2016年的緩慢回升后,我國 LED 產業重新回歸發展快車道。2017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達到6538億元,同比增長25.35%,增速較前兩年顯著回升。預計2018年我國LED照明產業規模將達到7846億元。

夯實基礎,四大片區與十三大基地
LED照明產業按照其制造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上游襯底制作和外延片生產、中游芯片制造以及下游封裝和應用。其中,上游外延片和中游芯片的生產是LED的關鍵技術,技術含量較高,資本投入較大,為國際競爭最激烈、經營風險最大領域。
近年來,我國LED產業已經形成了襯底、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及配套設備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尤其是在封裝和應用領域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成為世界重要的中低端LED封裝生產基地,已經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東南地區、北京與大連等北方地區四大區域。
我國已經建立了上海、大連、廈門、南昌、深圳、揚州和石家莊等7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天津、杭州、武漢、東莞和西安等5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以及寧波國家新能源與節能照明高技術產業化基地,逐漸向產業上游領域發展,目前已經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

轉型升級,LED照明產品普及加速
我國照明行業正處于轉型期,從傳統照明向LED半導體照明轉型,從器件產品向應用產品轉型,從單純產品銷售向工程項目和解決方案轉型。我國照明產業經歷了從普通照明、傳統高效照明到LED照明等新光源的發展階段。受益于LED照明的政策扶持和節能需求提升,LED對傳統燈源的替代效應持續釋放,LED滲透率繼續提升,預計2020年滲透率有望達到78%。

經過幾年來的高速增長,LED照明已經確立了在照明產業中的主導地位,隨著國內LED照明技術日漸成熟和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我國臺灣地區及國外企業開始大量向我國大陸轉移,我國大陸地區已經成為LED照明產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地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推進,大量的基礎建設與城市亮化工程直接帶動了照明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在節能環保理念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居民企業消費者選擇節能照明產品作為首選照明產品,LED燈具等節能照明產品的迅速普及,有力支撐了整體照明市場的規模增長。
?????????????????????????????????????????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